|
|
|
陕西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,南依秦岭,北邻西安,距西安市中心8.7公里。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,耕地87万亩,辖44个乡镇,90万人口,为西北第一大区。长安山川平原俱备,气候温和,日照充足,环境优美,水电充沛,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。 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,素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。这里曾是周、秦、汉、唐等十二个王朝的京畿之地,盛唐时期是世界著名四大文明古都之一。 长安山河壮丽,物华天宝,风光旖旎施,风景名胜比比皆是,历史足迹星罗棋布。佛教十大宗派中法相宗、净土宗、华严宗、律宗的发祥地均在长安。南五台、翠华山、青华山、太兴山、观音山、万华山等奇山秀峰千姿百态,竞奇争胜。"飞流直下三千尺"的高冠瀑布,"人面桃花相映红"的桃溪堡,"城南第一名胜"的锦绣樊川……如诗如画,令人陶醉。新石器时代的五楼遗址、仓领造字台、奴隶社会的丰镐遗址、西周车马坑、昆明池遗址、著名高僧玄类法师灵骨所在地兴教寺、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和发源地香积寺等,极富历史文化价值,为长安添色不少。此外,世界文化名人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纪念堂,千古功臣、民族英雄杨虎城将军陵园等,也是人们慕名畅游、留连忘返之地。长安大地,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。 长安地灵人杰,钟灵毓秀,美丽的山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人民,也哺育、造就了一辈又一辈杰出人才,历史上涌现的文化名人,将相王候数不胜数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长安区委、区政府实施"科技兴区"战略,狠抓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,经过十几年的努力,形成了各种教育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。各种形式的函授、电大学院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求学进修需要。 1997年,长安率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教委的"普九"验收,验收综合指标列全省第一。近年来,通过招商引资,西安翻译学院、东方亚太经贸学院、陕西三资企业专修学院等五所民办高等院校在长安落成,现在,长安大地上已经形成了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、教学体系。 长安交通方便,通讯发达,电力充足,水源充沛。1300余公里的公路连接四面八方,陇海线铁路支线和正在修建的西康铁路贯穿区境;区内10000门程控电话,800兆、900兆、GSM无线电话基站和无线寻呼中心,保证了区、乡、村与国内外的通讯畅通;西北地区电力中枢330KV变电站位于区城西北,区内有11所变电站,64条供电线路,总长1100公里,用电十分方便;水资源充足,境内有河流14条,年平均流量6.1亿立方米,常年向西安供水,并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。 长安地下热水蕴藏丰富,地热田面积达208.5平方公里,井口水温为摄氏35至82度,含有钠、钙、镁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矿物质,目前以疗养度假、矿泉饮料、热水养殖为主的开发方兴未艾。矿产资源丰富,已探明的有铁、铜、铅、铬、黄金、蛭石、水晶、石英、钾长石、磁铁矿、大理石、白云石、石墨、麦饭石等矿种。猕猴桃、板栗、核桃等果品名扬海内外。长安是陕西重点林区区之一,林区面积达113万亩,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7.2%,活立木蓄积229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56%。经上级批准,长安已建立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、淬峪森林公园、太兴山森林公园,掀起了森林旅游的热潮。野生植物种类繁多,其中药用植物480余种。观赏植物300余种,藤草植物290余种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,据省动物研究所调查,长安有金钱豹、狗熊、鹿、麝、猴等兽类60余种,鸟类123种,两栖动物7种,爬行类动物20种,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达25种。 改革开放的浪潮,使长安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和活力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长安区委、区政府带领全区群众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从长安实际出发,制定出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,确立了以农业产业化、公有制经济、旅游业和乡镇企业为四大支柱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。抓住关键环节,实施重点突破,使全区经济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。地方工业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,机电、化工、机械、纺织、造纸、电子等工业门类齐全;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,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;按照建设"T"字形旅游带的设想,旅游开发建设步伐加快,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;商贸设施及市场建设成效显著,商品贸易日益繁荣;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正在深入进行,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,增强了经济活力。
作者:本站
编辑:秦人
|
|
|
|
|